top of page

單飛卻不孤單的留學時光

  • 佚名
  • Aug 28, 2016
  • 5 min read

高中畢業之際,身邊已不少朋友決定赴台升學,尤其就那時所知的朋友們都要到台灣念中文系或歷史系。那時的自己,依然還在思量著是否到新加坡或其他英語系國家往商科繼續發展。赴新加坡升學乃父母與親戚的期許,離家近且如果在新加坡升學可寄宿親戚家,將來畢業後取得的新國文憑必定能增添居留新加坡的工作機會。台灣?對於那時的自己並不在名單之列,原因無他,便是台灣的文憑在馬來西亞或新加坡的一些政府部門或企業是不被受承認的。

那時的自己尚無法確定將來是否會在前述的地方工作,但是光憑「不被受承認」這五個字就夠令人卻步了。可不,最終自己認為學習在個人,且終極目標是「在家翹腳聽音樂、看股票」,所以趁著當時所剩沒幾天的大學獨招,直接申請了台灣的某所學校。中間過程曾數度尋找寬柔的一些學長姐詳談以及獲得協助,最後才得以拿定主意,安心赴台留學。

2012年8月,參加完那時寬柔旅台學長姐為即將赴台學弟妹準備的暑輔後,毅然決定單飛。收到大學錄取書後展開的一系列出國手續之動作,驗血時一直苦笑得看診室外都能聽到笑聲的體檢、能夠美圖秀秀的白底護照照片、護照簽證、中學成績單驗證甚至到最後好友群在街上台式火鍋店內辦的歡送會為止,這一路上都有家人、學長姐與好友們的陪同與協助。那時心裡對離鄉背井並不苦,卻為全新環境的外頭世界期待日益漸濃,期望能夠在台灣看到很多明星、聽很多場演唱會、參加許多活動、體驗台灣的人文以及尋找原住民一起玩!

想起每每把離家出走的機票都訂在列假日後的次日或午夜,為的是讓父母親無法在機場送行。臨行前一天,父母親一向包容與支持,於此時此刻便顯現無遺。父母親以怕塞車為由在傍晚便離開新加坡親戚家,草草的道別以及匆匆地離開便是一年後的再會。不在家所發生的喜怒哀樂彷彿都與自己無關,唯有親戚在網路上分享的照片以及一年一次的回家才能聽到只言片語。殊不知自己隻身赴台升學之事竟也鬧起了大家庭間的家庭糾紛,這其實也是後話了。

初訪台灣,一下飛機便由一位學長的電話指導至客運處購買往台北票一張。客運開駛於公路道,不知有無人亦被街邊景物吃驚?從小到大觀看了不少台灣的偶像劇、本土劇以及綜藝節目,「海豚灣戀人」、「公主小妹」、「流星花園」、「惡作劇之吻」、「世間情」、「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快樂星期天」、「食字路口」。抵達台灣前最希望的就是可以看到台灣的大都市景觀,是前述的幾齣偶像劇給的期望,下了飛機,客運剛駛離機場看到的景觀不禁讓自己想著這不是「世間情」嗎?也許老天爺將說好的偶像劇景觀都安排在台北市裡!在台北一些小地方悠晃的幾天,看到了許多「食字路口」會出現的場景,而其他偶像劇的場景則等到對台灣熟悉後的到處旅行才得見分毫。

由於沒參加寬柔迎新,自己便安排等待另一位好友抵達台灣,開始了兩個女生扛著各自的大行李箱,在有名的台北車站地下廣場迷路,再到京站購買車票的宜蘭之旅。因為提前乍到台灣並沒直接往學校報到而是去宜蘭玩,更被學校的國際處老師和學長姐稱為「宜蘭妹」。兩個傻丫頭在宜蘭之旅和宜蘭之美在這不贅述,各位看官若有興趣直接前往宜蘭走走便知一二。倒是台北車站的東三門變成筆者永遠與朋友於北車會面的地方,東三門充滿著筆者長久以來的等待友人的記憶... ....

結束了宜蘭之旅,在晚上抵達了自己的學校。熱情的學長姐馬上帶著新生到附近的商圈購買生活用品,國際處的老師與學長姐的用心絕對比得上旅遊業為遊客準備的一條龍。在學校久了,認識台灣人、同鄉學長姐與同輩以及外國朋友也多了,生活也穩定多了。開學之初燒錢的速度簡直是人生中握有的現金最多、也是最快的一次。大學生活中共住了兩年的宿舍,這兩年期間說得也怪,在各種機緣巧合之下幾乎把所有宿舍區都住了一遍。學校的課業上雖然遇上教授與過去老師的教法不一樣但還是多虧寬柔老師們的辛勞教學,打下了穩定的長期基礎,大一的時候還是大致趕得上上課內容,爾後遇到了全新內容則亦依靠過去商科的基礎與邏輯對衍生的學習有掌握十之八九。

自能打工開始,自己便開始尋找各種工讀機會。系辦的助教積極為學生安排工讀機會,就等有需要的學生來投履歷;有學長姐在婚宴酒樓工讀的也會不定時將相關資訊分享給同鄉學弟妹;對大學附近環境清楚的人更是直接到認識的商家投履歷、問工作。在台灣半工半讀的時光,總是能夠讓自己融入以及學習台灣的人文與生活方式。在校園內與校園外,總是能遇上各色各樣的人,在與這些人接觸之後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與欣賞,就彷佛能感受到在生活上遇到的這些人的熱情。在喜慶酒宴上打工,如遇同桌送上同樣的菜色,客人便會開玩笑說自己桌上有同樣的菜了,你要再請我吃嗎?在百貨公司打工時,在餐廳愛喝威士忌等烈酒的食客總會給高額小費,儘管他們身上傳來酒氣會讓經過的服務生聞之欲醉;更有遇到來自印尼的家庭,知道桌邊服務人員是外國學生便給小費以資鼓勵。筆者並不是要表達在哪裡工作會得到更多意外的福利,但是這些人客卻讓一個小小的在外地唸書的工讀生變得更加積極、正面與熱情了!

因緣際會下,被朋友拉進寬柔旅台校友會幫忙,也被前輩找來協助寬柔台灣校友會,有去幫忙沒去過的寬柔迎新、參加寬柔之夜和其他活動...... 參加校友會的活動真的總是多姿多彩呀!在台灣生活的點點滴滴,不僅認識了有愛的台灣房東兼室友、讓自己放手一搏前往京都上課一周的新加坡籍駐校老師,也認識了許多同鄉、外國、台灣朋友還有定居台灣的學長姐!有了這些人,就算一個寬柔人混在不認識寬柔的台灣人群裡,一個外國人習慣了台灣的所有,但這樣的一個人卻一點也不孤單!


Comentários


  • Facebook Social Icon
bottom of page